党校人践“初心”——为党献策篇
坚守党校初心为党育才献策(科研工作篇)
编者按:3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发表重要讲话,在南京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引发了高度关注、强烈反响、热烈讨论,持续掀起学习热潮。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一起来,与学习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在学深悟透上持续发力、在融会贯通中加深理解、在以知促行上求得实效,切实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成果转化为推动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际行动。
副校(院)长 郭榛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为党育才”与“为党献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绝对不能分开的。但我主要分管科研工作,就侧重谈谈对“为党献策”的理解和体会。
坚守不变初心,深刻领会“为党献策”的重要地位。1995年党校工作条例仅规定党校是“培养党员领导干部和理论干部的学校”;2008年党校工作条例规定,党校同时还是“党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2019年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将这一职能定位拓展为“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习近平总书记这次重要讲话又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上升为党校初心,我们只有站到这一新的政治高度,才能践行好“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落实好“为党献策”的基本要求。
坚持系统思维,准确把握“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党献策也是党校的独特价值所在。我们决不能将“为党献策”孤立起来理解它的作用,而必须将其纳入党校小系统和党的事业大系统中,才能真正把握“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具体来说,“为党献策”的独特价值主要体现为“三个服务”,即为提高党校(行政学院)教学质量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这是我们做好党校科研和决策咨询工作的重要前提。
坚持联系实际,不断提升“为党献策”的能力水平。根据“为党献策”基本要求,结合校院实际,一是要积极推进相关国家和省课题、校院教研咨协同发展课题,以及新思想南京实践课题的研究,进一步提升理论研究水平。二是要通过加大部门协作、挖掘学员资源和整合全市党校系统力量,努力培育校院决策咨询新的增长点,更好服务市委市政府决策,助力南京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是党育才、为党献策,各级党校要坚守这个初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这一论断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校使命责任的高度概括,也是对党校寄予的殷切希望。
党校不仅是培训党的各级领导干部的主渠道,也是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重要阵地、党和国家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和重要智库。党校要发挥好干部培训、思想引领、理论建设、决策咨询作用,服务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千秋大业。
科研工作是党校发展的基础支撑,必须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重点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为提高党校教学质量服务,为推进党的理论创新服务,为党委和政府决策服务。校院科研工作按照“三个转变”理念,即从教研咨相分离向教研咨协同发展转变、从以论文为中心向以课题和论文相促进转变、从科研管理流程服务向内涵服务转变,切实讲好“学术研究、理论宣传、决策咨询”三支笔和“理论宣讲”一张嘴工作,加强科研组织力度,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的科研活动,浓厚校院科研氛围,力争生产出更多高质量科研成果,为推动校院高质量发展垫实科研基础。
市情研究中心(学报编辑部)主任 王辉龙
今年是我校咨政能力水平提升年,这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守党校初心,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重要讲话精神的最好行动。完成这项任务的主体是全校教师和具有咨政意愿的行政干部。市情研究中心和南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将做好搭台、服务工作。
一是组织好教师学员座谈会。这是我们解决老师调研渠道不畅问题的具体办法之一。我们将跟学员工作处密切配合,做好衔接,并将这一做法制度化、常规化。二是加强与相关研究部门的沟通联络。我们将在共同策划选题、相互参与课题、协同组织调研方面将加强与相关部门和兄弟智库合作,拓展研究领域、拓宽调研渠道。三是做好信息收集和传递工作。“发研院”将继续阶段性收集各类智库的研究报告、经济社会热点信息、相关内参的用稿需求,在符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进行分享,为咨政研究的老师提供信息保障。四是尝试建立可长期跟踪研究的联系点。目前我们正在筛选具有研究价值的调研点,选定后将会进行蹲点式持续研究。
这是一个技术快速迭代、竞争不断加剧的时代,ChatGPT的出现说明,如果不具有思想原创能力,就有被取代的可能。党校教师需要不断增强不可替代的为党献策的能力。
哲学与文化教研部主任 王兵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校始终不变的初心就是为党育才、为党献策。这一重要论述,为党校的业务工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正确认知岗位职责,做好角色扮演。角色认知是角色行为的思想前提。党校老师的角色行为必须首先要符合党校的性质及其教育定位。党校教育既具有政治性,要求讲党、信党、爱党,又具有理论性,要求讲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还要具有现实性,要求贴近大局、贴近实际、贴近学员。
扎实打牢专业基础,做好本职工作。作为一名党校教师,本职工作应包括教学、科研与咨政三方面内容。就教学而言,要求对讲题有一定学术框架,然后从历史与现实、国际与国内等多重维度下去考察,进而选择讲题的若干重点和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提出自己对问题的观点见解。从科研来说,主要的是以发挥自己的学科专长和研究兴趣为主,做好近期和远期规划,而后持之以恒,不断探索钻研,撰写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著作。从咨政来说,要求能聚焦市委市政府的热点和难点,进而对问题长时间内跟踪研究、广泛调研和不断积累,最后要在精心打磨调研报告,做到观点鲜明、语言简练、文字活泼、对策落地。
培养团队精神和奉献精神,热爱本职工作。团队精神的核心是协同合作,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进而确保组织的高效率运转。做好党校教育工作还需要无私的奉献精神。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党校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你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要在掌握理论上投入、拓宽知识上投入、了解实际上投入。
经济学教研部主任 李桂华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明晰了新时代党校建设的新定位和新使命。
“为党育才”就是党校要充分发挥好干部教育培训的主阵地作用,在培养造就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执政骨干队伍上积极作为,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这就要求党校教学要牢牢抓好、抓实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党性教育和专业化能力教育的教学中心任务,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在拓展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和更新方法中实现教学相长。
“为党献策”就是党校要充分发挥好作为党的思想理论战线的重要方面军,承担着为党献策的重要职责,即发挥党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研究、对策研究、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及为党和政府建言献策等独特价值,积极主动宣传党的主张、宣讲党的创新理论、维护好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和用党的意识形态引导社会思潮。这就要求党校的科研和宣讲要不断提升政治站位、守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底线,在此之上,党校教师做好自由地科研探索、深入实践、调查实情、讲真话、献良策的分内职责。
图片新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