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党校

首页 > 科研咨询 > 科研动态

来源:哲学与文化教研部

2025.05.26

第四期文道工坊暨“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座谈会成功举办

523日上午,第四期文道工坊暨“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理论座谈会在南京市委党校成功举办。南京、杭州、宁波三地党校(行政学院)专家学者,以及南京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共聚一堂,围绕“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展开深度研讨交流。

活动由哲学与文化教研部、科研处、市情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南京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院)长孟凡有全程参加会议,部分教研部教师和行政人员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各分校通过线上方式实现参会。

南京市委党校副校(院)长、二级教授郭榛树教授首先致辞。他指出,哲文教研部整合校(院)哲学与文化教研资源,在人才培育、教学创新、课题研究、理论传播及决策咨询等方面均取得了不斐的成绩。打造“文道工坊”学术品牌,是南京市委党校围绕全市中心大局、提升党校“三个服务”能力的一项创新之举。自2024年创立以来,聚焦文化领域热点,以多样化形式开展学术交流,已展现强大活力。

交流发言阶段,由南京市委党校哲文教研部主任、教授胡晶晶主持。

南京市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徐青在发言中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重要地位的新论断。南京要在推动文化资源向可体验、可消费、可持续的经济增长点转化方面着力。在具体实践层面,要“立足于人、立足于城、立足于创新、立足于协同”,以文化传承滋养人、以创新创造激励人和以城市精神凝聚人,为南京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力量。

南京体育产业集团副总经理王鹏重点介绍了南京近年举办的重大赛事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他指出,南京近年在“文体旅商演”协同发展上的创新突破主要有:一是创新消费场景开发,打造“观赛旅游”复合业态,培育“体育音乐时尚”跨界IP矩阵;二是实施奥运遗产活化工程,通过文化传承与城市记忆的深度融合,塑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奥运城市品牌;三是推进体科融合创新,以科技赋能产业变革,形成体育产业与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的叠加效应。

南京市文旅局市场管理处处长楼钱良以南京连续两年(2023-2024年)接待游客人次突破2亿的“现象级”数据为切入点,深入阐释了“南京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服务实践与融合发展”的核心理念。他指出,南京文旅市场的繁荣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得天独厚的文化底蕴和旺盛的市场需求外,南京更是在用创新思维激活传统景区、因地制宜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开展精准有效的文旅营销和全方位提升游客体验等方面持续发力。他强调,政府的多维度支持与引导是南京文旅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未来,南京文旅将聚焦沉浸式实景演出、音乐产业、影视拍摄、乡村旅游等多元化融合方向,持续拓展产业边界打造一批“吃住行游购娱”深度融合的消费场景。

建邺区商务局副局长王敏在发言中指出,要通过培育文化创意产业、打造特色文化IP、运用数字化传播手段,将文化资源转化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产品和服务,实现文化价值的经济转化。“这些年,建邺区深入挖掘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化新城特色的融合点,将其融入城市空间规划和商业业态布局。通过文化空间再造和特色节庆活动,打造了华采天地、龙湖天街等特色商圈。”另外,建邺区以青奥体育场馆为平台,以“场馆+”模式激活体育赛事、文化展演、商业活动等多元业态,促进区域经济文化协同发展。

自由研讨环节,由南京市委党校哲文教研部教授高信奇主持。

杭州市委党校文化学与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沈小勇教授认为,文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核心在于构建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的内生动力机制。他以旅游经济为例,阐释了文化创新的三大实践路径:一是“无中生有”的创意营造,二是“移花接木”的跨界融合,三是“推陈出新”的传统活化。他强调,城市发展需要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点亮城市精神,真正实现以文兴业、以文塑城。

宁波市委党校文化和统战理论教研部主任郭美星副教授认为,文化生态的培育具有整体性特征,既需要宣传、文旅、教育等部门形成政策合力,更需要将文化基因融入城市规划、产业发展、社会治理等各领域,实现从“文化点缀”到“文化赋能”的范式转变。他特别指出党校系统应发挥深化理论阐释、强化决策咨询和创新传播方式等三重作用。

在总结环节,南京市委党校校务委员王辉龙教授指出,与会者通过深度交流研讨形成诸多共识,此次会议是政学互动的生动体现。他呼吁参会各方围绕“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展开交流合作,为南京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出谋划策。

南京日报、新华网、新华日报交点汇等媒体对此次座谈会作了专题报道。

图片新闻

最新更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网欢迎您!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客人

南京市栖霞区灵山北路190号     邮编:210046    

苏ICP备05004952号-7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159号

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

党校移动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