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胜利歌 奋进强国路
——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随着《保卫黄河》的激昂旋律在市委党校报告厅响起,黄河之水仿佛冲破时空阻隔,将观众带回那段烽烟四起却斗志昂扬的岁月。7月1日下午,市委党校主体班学员以“唱响胜利歌 奋进强国路”为主题,举办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演出,用艺术语言重构历史记忆,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新生。这场由第11期市管干部进修班、第90期处级干部进修班、第31期纪检监察干部进修班等学员联袂呈现的演出,以五组精品节目为经纬,编织出一部兼具历史厚重感与时代生命力的精神图谱。
一、烽火弦歌里的精神传承:从旋律中打捞历史记忆
“黄河在咆哮!人民在怒吼!”处级班全体学员以排山倒海之势唱响《保卫黄河》,钢琴伴奏如惊涛拍岸,合唱声浪似民族脊梁挺立于天地间。这首诞生于1939年的抗日战歌,经学员们胸腔共鸣的演绎,每个音符都凝结着中华儿女“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的铁血誓言。音符起落间,舞台上仿佛浮现出黄河两岸游击队员穿梭青纱帐的身影,台下观众的掌心已沁出热汗——那是历史与现实在音乐中完成的血脉联结。
纪检班学员带来的《游击队之歌》则以轻快节奏暗藏锋芒。“没有枪没有炮,敌人给我们造”的轻快唱词里,藏着敌后武装以智慧克敌的军事哲学。当学员们用跳跃的音符演绎这首贺绿汀经典歌曲时,既体现了原作的战斗激情,又注入了新时代的艺术解读。这首歌曲让年轻学员读懂了:抗战精神从不是沉重的历史包袱,而是融入血脉的战争智慧。
市管班学员演绎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则将月光揉进旋律,乐曲弹拨间,仿佛让我们看到了微山湖畔的夕阳,铁道游击队员“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的飒爽英姿在光影中若隐若现,民谣式的叙事让历史细节可触可感。
二、英烈家书中的历史回响:多维度解构红色密码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当三个主体班次学员手持革命英烈信笺朗诵《雨花英烈家书》时,礼堂落针可闻。“我的灵魂去了,我的心还在”的诀别之语,“生是为中国,死是为中国”的信仰独白,透过颤抖的声线化作具象的历史切片。学员在朗诵后眼眶泛红:“读着英烈写给家中弟弟妹妹的信,突然明白什么是‘信仰的重量’,那些20多岁的生命,用家书为我们浇筑了精神基石。”这种沉浸式的历史对话,让教科书上的英雄成为有血有肉的“精神同路人”。
三、从舞台到心田的信仰接力:新时代的精神转译
雨花剧院青年话剧团带来的原创沉浸式话剧《代号1921》将演出推向高潮。当演员们在舞台上还原地下党员传递情报的惊险场景时,“暗哨”与“接头人”眼神交锋,台上台下共同完成“破译”,让“1921”不再是简单的代号,而成为每个中国人血脉中的信仰基因。听说有很多家长会带孩子观演,孩子看完问“1921究竟是谁”,历史会告诉他,1921是每个为信仰挺身而出的中国共产党人,这就是最好的爱国主义启蒙。
“百年征程映初心,薪火相传担使命。”正如主持人在结束语中所言,演出的终极意义在于完成精神传承的当代转译。当学员们脱下演出服换上工装奔赴各自岗位,舞台上的红色火种已悄然燎原——主体班全体学员将以更坚定的信念守护纪律红线,以更饱满的热情服务发展大局,这便是对革命英烈最好的告慰,是对建党初心最生动的诠释。站在抗战胜利80周年与建党104周年的历史交汇点,这场文艺汇演如同一座桥梁,让先烈的精神火炬穿越时空,照亮强国路上的奋进征程。当最后一个音符落下,报告厅灯光亮起时,学员们眼中的光与舞台上的光交相辉映——那是历史的回响,更是未来的序章。
图片新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