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委党校

首页 > 教学培训 > 学员培训

来源:学员工作处

2025.09.30

感悟苏州“三大法宝” 汲取南京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3期市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赴苏州学习侧记

923日—25日,市委党校第13期市管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研修班全体学员,赴苏州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异地教学。本次教学通过专题授课与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感悟苏州在发展路径、文化传承、产业创新等方面的先进经验,为南京进一步推动现代化建设凝聚智慧、启迪思路。

苏州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引擎,不仅在经济发展上走在前列,更在文化建设、社会治理、科技创新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苏州经验”。本次研修班围绕“苏州三大法宝”“江南文化传承”“新型工业化实践”“园区发展模式”等主题展开系统学习,旨在引导学员从多维度理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提升履职能力。

专题教学凝共识:苏州“三大法宝”的时代价值

苏州市委党校三级调研员、原副校长方伟以《苏州“三大法宝”的时代价值与启迪》为题,系统阐述了“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的“张家港精神”,“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昆山之路”以及“借鉴创新、圆融共赢”的“园区经验”,结合苏州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深入剖析了“三大法宝”在推动思想解放、体制机制创新、营商环境优化等方面的现实意义,引导学员思考如何将苏州的实干精神与南京的实际发展相结合,激发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文化自信润心田:昆腔悠远苏韵流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王芳老师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题为《昆腔悠远苏韵流芳》的精彩讲座。从昆曲的历史渊源、艺术特色讲到传承与创新的当代实践,通过现场示范与互动,让学员们深切感受到江南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繁荣,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学员们纷纷表示,要将文化传承与城市发展有机结合,增强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软实力。

现场教学探实践:智能制造与江南文化交相辉映

在苏州市智能制造融合发展中心,学员们深入了解苏州在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的实践成果,观摩了工业互联网、数字孪生、智能工厂等前沿应用场景,感受“苏州制造”向“苏州智造”转型的强大动能。

走进平江历史文化街区,学员们实地考察了“没有围墙的江南文化博物馆”,感悟苏州在古城保护与活化利用方面的成功经验,体会历史与现代和谐共生的城市治理智慧。

在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其从传统制造向高端智造转型的路径,展现了苏州民营企业在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中的活力与韧性。

园区经验再升华:人工智能与研发社区的前沿探索

在苏州工业园区人工智能体验馆与“园区经验”教育基地,学员们系统学习了苏州工业园区在规划引领、制度创新、产业集聚、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先进做法,特别是其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的布局与成效。

在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和长三角国际研发社区展示中心,学员们近距离接触了材料科学、协同研发平台等高端创新载体,深刻体会到苏州在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的战略眼光与实践力度。

学思践悟谋新篇:苏州经验对南京的启示

三天的学习考察,内容丰富、节奏紧凑、收获丰硕。学员们普遍认为,苏州的发展经验不仅体现在经济数据上,更融汇于城市治理的细节中、浸润于文化传承的血脉里、彰显于创新驱动的实践中。苏州的“三大法宝”是精神动力,昆曲艺术是文化底气,智能制造是产业方向,园区经验是制度样本。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苏州的好理念、好做法带回去,结合南京的资源禀赋和发展阶段,进一步解放思想、对标找差、实干争先,特别是在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优化营商环境、强化文化标识、深化区域协同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实际行动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南京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图片新闻

最新更新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网欢迎您!第  显示网站总访问量  位客人

南京市栖霞区灵山北路190号     邮编:210046    

苏ICP备05004952号-7 苏公网安备32011302320159号

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

南京新时代发展研究院

党校移动图书馆